當代雕塑與裝置藝術的界限逐漸模糊
當代雕塑的價值判斷是一個復雜的命題。著名策展人何桂彥認為當代雕塑的基本標尺一是在藝術本體的層面具有現代主義的個人風格和反映了當代人的視角觀看經驗;二是作品具有明確的文化針對性,其當代性體現為能從一個側面反映新時期以來的人文訴求。“什么樣的雕塑作品才具有當代性?第一是語言、形態和方法,視覺上具有現代意義上的風格,這樣就把學院化的雕塑、寫實的雕塑區分開了;另外藝術家的作品能明確反映這個時代的社會文化,且在雕塑史的框架中能形成一種上下文關系。”何桂彥說。
無疑,學院雕塑的發展一直滯后于當代雕塑。對此,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譚勛說:“當代雕塑和學院雕塑模式有區別,學院雕塑模式是緩慢推進的。當代雕塑觀念先行,整體為觀念服務的概念超越了學院雕塑的局限性和界限。”
隨著雕塑與裝置藝術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關于裝置將沖擊雕塑藝術的聲音也充斥業內。對此何桂彥認為,二者的語言譜系、創作方法及欣賞方式都不同,且二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雕塑家同樣可以用裝置的方式來創作,從雕塑本身出發就會產生一種泛雕塑的概念。從創作發展路徑來看,大部分藝術家都經歷了從具象雕塑到抽象雕塑,最后再進入裝置的過程。當然,從架上形態的抽象雕塑發展成裝置藝術,必然會涉及兩個層次的轉換,一是藝術家需要從關注作品的形式表達,到注重材料與媒介的物性顯現,然后再從對媒介的關注轉入到對現成品的使用。2000年以后,當代雕塑增強了自身的包容力,能有效地接納裝置藝術、建筑藝術、觀念藝術的成果,在形態上能融匯影像藝術、過程藝術的一些視覺方式,并嘗試將時間與過程納入當代雕塑意義呈現的維度中。”
在解釋雕塑與裝置藝術的關系時,譚勛說:“裝置藝術囊括雕塑的一些元素,但它屬于更寬泛更綜合的一種藝術手段。雕塑藝術家在解決不了其觀念的情況下,也需要一些裝置的模式來表達。二者是互補關系。”
雕塑市場低迷存在客觀原因
總體看,中國的雕塑行情才剛剛起步,無論是成交率還是單件成交額還相當低,特別是與西方雕塑價格有著天壤之別。何桂彥認為雕塑市場低迷并不代表雕塑作品不優秀,“雕塑市場起不來有客觀原因。比如雕塑作品的運輸、收藏需要空間,流通性比較差。從藏家審美來講,圖像式的繪畫更容易被藏家接受,更容易被市場炒作。而欣賞雕塑如果沒有視覺信念和對雕塑發展的了解,也看不懂。”
雕塑家劉建華認為僅僅從市場角度,很難客觀判斷一件作品的優劣,因為國內藝術市場的人為因素太多。“雕塑沒法比擬繪畫,國際市場也是雕塑滯后于繪畫。與繪畫相比,雕塑在市場和展覽方面機會都很少,經營雕塑藝術家的畫廊也很少,一家畫廊簽約十幾位藝術家,其中可能只有一兩位是雕塑藝術家。而且雕塑創作在原材料環節、運輸存放環節的成本都比較高,但同樣是年輕雕塑家,其作品比年輕畫家作品的價格卻低很多。所以多數學習專業雕塑的人最終不會選擇走雕塑這條路,因為很不容易,很多會分流出去做一些公共藝術,做城市雕塑等,而且這一領域需求也大。全國的雕塑從業者和龐大的畫家隊伍相比,基數甚小。”
劉建華的作品都是通過畫廊進入流通領域的。“我不會選擇拍賣行,也不希望作品的交易價格脫離其正常的軌道。因為藝術家多年創作,很多作品都在市場上,一旦價格高企,那么很多藏家或機構都會拋盤,這是很危險的。”
國內雕塑市場個體行情早已開始
現在受藏家認可和市場追捧的主要還是名家名作,當代雕塑尤其是裝置作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較廣的收藏群。高價作品中有昆斯、赫斯特、村上隆等藝術家的裝置。而在去年倫敦蘇富比的拍賣中,雕塑大師賈科梅蒂的一件青銅雕塑《行走的人》以1.043億美元的天價成交。但是,這些藝術家每年只有幾件作品流通于市場上,也沒有形成可選擇性的大眾市場。
譚勛認為,國內雕塑市場局部和個體行情早已開始。“中國傳統的審美模式是以文人畫為主流,這是我們骨子里的審美傾向。而改革開放以后,人們最先接觸的是油畫,最早的當代藝術也是從油畫開始的,所以油畫最先介入了收藏家的視野,并形成了收藏基礎。雕塑比油畫晚幾年進入市場,并形成了以隋建國、向京、展望等藝術家個體拍賣繁榮的局部行情。”
譚勛認為雕塑市場會漸入佳境。“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雕塑的市場需求必然增大。目前雕塑的市場價位平均是幾萬元一件,比成本高一點,所以收藏雕塑作品的空間很大。”